Jump to the beginning of content

border image

演讲词

border image
政制事务局局长就「国家的未来:和平与发展」致辞

 以下是政制事务局局长林瑞麟今日(八月十七日)出席「文匯未来之星-中国国情教育培训班」讲座的致辞全文(只有中文):

国家的未来:和平与发展
ˍˍˍˍˍˍˍˍˍˍˍˍ
  
当初我听到文匯报举办这个国情研习班时,感到十分高兴。我觉得香港新的一代確实应该多些认识国家整体的发展。为什么我会选择今天的主题──「国家的未来:和平与发展」呢?记得我像大家读大学时是七十年代,其实是七五年至七八年,当时国家正在谈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四个现代化」。对我们来说,当年我们作为大学生的,国家未正式行改革、开放的路,是刚刚討论这个问题,而「四个现代化」、「改革开放」是充分反映国家整体发展、和平与发展的道路。

  政制事务局其中一个职责是统筹香港的对外事务和对外关係,在处理这个范畴的工作,我们要处理香港签订哪些双边、多边条约,参加甚么国际组织的活动,我们经常要与外交部的同事商量一下我们的工作,而他们也经常向我们介绍国家的外交,是建基於「和平与发展」,令周边的地区、整体国际的环境稳定,是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有利的。国家处理內部的事务,「和平与发展」是主轴的思想。

  说回「四个现代化」,我们那时正在读大学,当时国家领导人讲「四个现代化」是讲四个方面,即农业、工业、科技以及国防。我们国家的农业在过去二十多年来,经过四分一个世纪的发展,已经突飞猛进,如果大家计算一下,现在每年我们人均消耗4000公斤的食物,比较七十年代的3000公斤,以人均来计算,有很大的进步,人民基本上比较丰衣足食。如果大家到內地旅游,可以看到內地的超级市场有很多款式的食品可以购买,与我们小时候读中、小学时,內地的亲戚要领粮票的环境(比较)已改变了很多。现在內地的超级市场可以买到甚么呢?可以买到「士多啤梨」(草莓)、本来在日本开始种植的富士苹果等等,我们可以在香港买到的食物,在內地基本上都可以买到。我们除了自己有足够的粮食外,我们国家也有很多的粮食出口,所以农业的现代化已经有很大的成果。但是,我们国家整体农民的人口比例仍然很高,是差不多八成,在已发展国家中,农民人口的比例是可以很低,可以是两成。所以今后整个国家再发展下来,农村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平衡和发展模式方向,是一个很重大的课题。我们整体国家要发展,农业要维持高生產量,但是农民的生活也要照顾。如果有很大的人口迁移,这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对中央、省、市政府,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大家北上做研习的时候,可以多认识这些课题。

  说完农业,工业又如何呢?说到工业,香港本身的参与和认识会比较多,大家也听到陈智思议员提及,香港单在国家的南部,在广东、珠三角州、泛珠三角的地方,有五万五千个企业,聘请內地的劳工有一千一百万人。国家走改革开放、「四个现代化」的道路,香港,特別是商业、工业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和有很重要的角色。香港企业的经验、资金的注入和人才的参与,对推动「四个现代化」,特別是商业、工业方面,佔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时至今日,我们与內地省市政府,特別是与广东省政府谈合作,大家合作的基础是很宽阔的,他们不单是讲客套说话,他们实实在在说在过去二十多年,香港协助推动广东省的对外开放,协助建立了我们现在在广东省每个地方皆可以见到的基建、工厂和人才的培训。所以工业方面,我们现在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成果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例如在一九七八年时,国家对外的进出口总额只不过是206亿美元,以全世界来说,进出口是名列第二十七位。时至今日,以二○○四年来说,国家的进出口额高达8500亿美元以上,在全世界的排名榜是名列头五名內,充分反映为什么有人说中国已成为「世界的工厂」。我们不但进出口额在世界的排名榜內名列前茅,如计算国內生產的货品是十分多元化的,不单有轻工业、成衣,现在还有很多家庭电器、电脑、电话都是內地生產的。出口去到外国的地方更是无孔不入,我听人说,內地生產的电器已经去到南美洲,有重要和颇庞大的市场佔有率。我们在內地听不同部委、企业说要「走出去」这条路,而內地的企业也已经有一定的成果和基础。所以我对內地的经济发展很有信心,很清楚看到现在我们建基於过去二十多年、四分一个世纪以上的改革开放,我们很有动力。在定下第十个五年计划时,国家希望在二○二○年的总生產值「翻两翻」,即是在未来的十五年內增加四倍,如果大家看沿海的省市地区,每年国內生產总值(GDP)的增长是双位数字跳升的,人均收入也相当不错,这些地区可能不需要十五年GDP便可以「翻两翻」。如果我们这样看,这对香港本身的发展確实十分重要,这点我会稍后与大家再分享。

  我们现在看內地的情况是怎样的呢?我以一句说话作总结:这是一个低成本、高科技(low cost, hi-tech)的经济体系,全世界都不容易找到。最能够代表hi-tech的是甚么呢?是杨利伟升空,是我们去年所见到的,中国人的火箭可以升上太空,以及我们自己的代表可以把这个千年梦变成事实。这些科技可以带动很多其他科技的发展,不单是电脑、金属、一般物理的研究,是要有较尖端的科技才可以驱使其他的行业有进一步的发展。升空是最高科技的代表,如果我们看其他的科技,早前我见到报章报道北京研製出一个机械人,会做很多的功能,通晓很多技能;早几年我在特首办工作时,到过北京的中关村,在那儿看过他们很多的研究。资讯科技及其他科技,在我们国家的发展確实是一日千里。如果你看一些我们较容易接触到的事物,例如磁悬浮火车,在上海,由机场可以到达上海市中心,这也代表在不同的范畴吸纳外国的科技,以在国內再进一步发展。磁悬浮火车已开始做了,欧美各国不少政府和企业都很关心我们在內地跟著会如何推动。

  再简单谈一谈国防,「四个现代化」要谈的最后一个课题。记得一九九九年国家五十周年国庆,我们与香港的代表团一同到北京访问,当年在天安门广场的巡游,我们看得很清楚,现在国家的军备是十分现代化、多元化的,但是根据我和中央有关部门的理解,很清楚的是,国家搞国防就是国防,以和平为主导,对周边地区並没有任何野心,希望维持整体「和平与发展」这个主轴思想,周边环境稳定,方便国家自己国內的发展,也对国际进一步的增长及发展有所贡献。

  这条改革开放的路、「四个现代化」的路,是在我成长期间开始的。今年我五十岁了,在我工作二十多年中,我亲身经歷到、见证到这些成果。

  但有另外一样,是在我毕业之后亲身经歷、也都参与过的工作,亦是源自「和平与发展」这个主轴思想,就是香港「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这套国家方针政策的落实。其实是有「和平与发展」这一套思维,才会有「一国两制」这套方针政策可以制订、可以落实。

歷史遗留下来的问题是不容易解决的。香港的问题,在八二至八四年《联合声明》的谈判方针政策定下来。八四年以后,由八五至九零年,我们把《基本法》草擬成文,也逐步落实。九七年香港可以平稳过渡,回归祖国,可以將「一国两制」全面落实,这是十多年努力的成果。

但是因为我们可以成功解决歷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一国两制」给予香港新的发展空间。我经常举一个例子:「CEPA」-「更紧密经贸关係安排」。我想刚才陈智思议员已为大家说过了,对吗?九零年定《基本法》的时候,没有人意识到,九七之后香港回归,內地与香港会有自由贸易的安排。为何可以做得到呢?其实也是因为有「一国两制」和《基本法》。香港可以根据「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的安排,保留我们世界贸易组织(世贸)成员的身份,保留我们参与世贸的身份。也因应国家加入世贸之后,我们和內地可以分別以世贸成员的身份,签订自由贸易的安排,以致我们可以將香港製造的商品零关税进入內地;以致大家毕业后投身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服务业、专业,做律师、医生、会计师、建筑师,有朝一日,你们皆可以去內地工作。

刚才同学问,如果我们希望於香港招募人才,但同时又鼓励香港的人才北上,那即是怎样?其实答案十分简单:香港是要不断拓阔我们於经济范畴全世界的参与,包括內地的参与。香港的市场要不断扩大,我们才会有经济发展的空间,大家毕业后可以跑的路才可愈来愈远、愈来愈阔。

人才是永远有交流的,我记得我们毕业的时候,如果我们做律师,或是做会计师的同学,他们见到那些公司的合伙人是什么人呢?很多都是西人。当年於香港执业的註册会计师或律师,律师行的那些合伙人,很多都是西人。为什么有这种情况?那是因为当年外地的人才流入了香港,並培训香港的人才。现在香港的人才流入了內地,於內地由我们培训一些人才,但同时亦为香港赚钱。所以人才、资金与技术可以互流,可以促进两地的经济发展,绝对是一件好事。有「一国两制」,有CEPA,香港有新的发展空间,这皆是源自「和平与发展」这个主轴思想。

香港的歷史问题解决了,台湾的问题还未解决。大家都关心国家发展,大家都是香港社会的一份子。我相信在座的同学和香港广大市民一样,都十分希望国家继续发展,有一日我们可以看到国家统一。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挑战。但我看到四、五月期间,中央的领导人十分欢迎中国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分別到內地访问,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现在北京已表明很愿意尽最大的努力,以和平的途径去解决这个歷史遗留下来的问题,解决这一个每个我们作为中国人都关心的问题,完成歷史的使命。

要好好处理这一个问题,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要关心今后的发展。我经常说,统一对台湾的同胞,对台湾的社会,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如果回顾香港的经验,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我们对將来仍然未有百分之一百的肯定,所以当时也有不少的香港人移居外地。但愈近九七,愈多移居外地的香港人回流返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大家看到九七之后,政治不明朗的因素愈来愈清晰,將来发展的模式是肯定的,香港亦有一个前景。如果台湾愿意谈统一,其实有一日这些政治不明朗的因素也会一扫而空。

从香港的经验可见,我们与內地的交往愈多,经济发展的路將愈走愈阔,我们现时不单有CEPA,我们有「九+二」 - 泛珠三角九省再加两个特区,构想如何合作与发展。香港也有更广阔的、於国际层面参与的空间。特首去到外国是见別国的元首的。我们参与亚太区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时候,特首是与其他国家的元首共同参与这些国际的会议,而且基本上是平起平坐的。我们所需要保留一切对外的联繫,不论是金融、航空协定、香港的航运服务,一切皆可保留。所以我觉得只要海峡两岸大家都认清问题和积极面对,我们这一辈的人在有生之年,是有希望可以见到国家统一。

为什么我跟大家谈这么多的问题呢?由「四个现代化」,到香港回归,到台湾问题。因现在你们北上参加国情教育培训班,我希望大家有一个更阔的角度去看国家的发展。你们是新一代的人,在你们读完书,你们有生之年,有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要由你们处理。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做很多「大事」,但Mother Teresa(德兰修女)曾经说过:"We cannot all do great things, but we can do small things with great love." 意思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干一番「大事」,但我们都有一个职份,可以於我们份內全心全意做一些「小事」。

大家听了几位讲者与大家分享他们的想法,日后你们到过北京完成这个研习班,你们毕业之后到社会做事,我希望不论你们做什么工作,你们可以和身边的朋友、同事,和海外访港的人士说,我们国家的发展,是有希望的;我们国家上下,是一心的。无论是在香港或內地,我们都希望本著「和平和发展」的理念,搞好国家。对內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提升,对外我们对全世界,不论是区域或是国际层面的发展,都有积极的贡献。这是中国人、中国心。我十分高兴能够听到大家有机会去北京研习一下。我相信这对你们有益,亦深信你们去北京完成研习后,你们的人生经验和思维会更加丰富。多谢大家。



二○○五年八月十七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