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the beginning of content

border image

演讲词

border image
立法会:政制事务局局长就修改立法会產生办法的议案回应议员的致辞(只有中文)

  以下是政制事务局局长林瑞麟昨日(十二月二十一日)晚上在立法会会议就修改立法会產生办法的议案,回应议员的致辞全文(只有中文):

主席女士:

  今日第二个辩论確实比较多议员发言,气氛也热闹些,发言也很精彩,高出几个层次。刚才曾鈺成议员就民意调查很详细地作出了一些分析。既然今次这两套辩论中民意基础这样重要,我也就民意调查再多谈三数点。

  第一,我要向李永达议员表明,我第一次发言的时候,並不是说我们是再用政府在十月十九日所公布那个由政府委託理工大学所进行的民意调查。我是整体说,过去这两个月,大家都看到、观察到不同的传媒机构或是大学进行的民意调查。但是如果大家再比较我们在十月十九日公布的民意调查,有百分之五十五的市民接受这个方案,比起最近中大的民意调查,有百分之四十九点九,所以差別其实不是那么大,不是「插水」(下降)。

  第二方面,我也想强调一下,如果看中大最近的民意调查,有百分之五十六(的被访者),认为立法会不应该否决这个方案。昨天香港研究协会公布的民调,有超过百分之六十(的被访者)支持这个方案,也认为大家不要將普选时间表和○七/○八的方案合併一起处理,应该分开这些议题来处理。

  为什么我要不厌其烦再讲呢?因为香港人的眼睛都很雪亮,道理都很快辨明。香港人一看就看到这个「区议会方案」是有实质的民主成分,这是一个不爭的事实。今日大家否决的,是一个有民主成分和民主进步的方案。用英文说就是「睁着眼去做你自己准备想做的事」- "You are doing it with your eyes open, and face the consequences".

  谈起这些数字,郑家富议员刚才说「反智」,有一样东西確实是颇反智的。十二月四日的游行,根据警方在维多利亚公园的六个球场有四万人出发,主办单位说有二十五万人。沿途在哪里插了二十一万人出来呢?我怎样也想不通,所以我都是倾向相信学者,有六万四千人至九万八千人(参加游行)。

  辩论期间,反对派议员经常是各取所需,李华明议员提到「廿三条」有十七万人的签名,觉得这个数目很大、很重要,为什么七十七万人(的签名支持政府的政改方案)不重要、不可信呢?大家如果想作出一些比较,也要凭一些基本的诚信、操守和科学概念才可,不要那一样合用就用那一样。还有,杨森议员和李永达议员经常提及政府委託大学进行的民意调查,说不够科学。我想反问一下,譬如民主党每隔数星期进行的民意调查,是否通常只有几百个人让你们访问,又有没有一间大学替你们去验过那些问卷后,你们才发出呢?你们是否有双重標准呢?

  其实你们应该尊重民意来做这个表决。你们一方有这个责任,是因为这个论点。但是,你们转移了视线,说(因为)是我们提出的方案,所以你们否决,我方便有责任。但是基础是民意在哪里呢?这才是最重要的一点。

  杨森议员发言时又说,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不要这些新增的议席,寧愿二、三线的区议员没有机会上位都不要紧。其实我们完全不是要你们短视地看这个问题。我们觉得为了香港整体的政局着想,是需要开创多些参政空间,前面坐的议员不要十多二十年都面孔不变。学唱歌也有新秀大赛,我们也须给予他们机会,我们不希望你们短视。

  汤家驊议员和刘慧卿议员都特別提到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其实我们的立场很清楚。在七○年代,英国在香港实施人权公约时,已经做了需要做的保留条文,时至今日,我们认为这个依然有效。

  此外,我觉得今天的辩论,泛民主派的议员是避重就轻。他们少谈这个方案的本质和所含的民主的份量有多高,而多谈普选的概念,因为这个易讲。

  还有冯检基议员叫我们不要怕,如果我们怕普选,我们便不会开展策略发展委员会的討论。如果我们不是想步向普选,我们便不会承诺在二○○七年年初就这些討论、普选的模式和路线图作一些结论。如果我们要拖慢过程,我们可以与学者、政党、区议会、商会和工会等分別讲,然后在我们认为適当的时候才「集大匯」,为什么要开一个討论坊呢?这是因为我们希望可以集思广益,早日有一个结论。

  另外是陈伟业议员,他现在不在(会议厅),他特別问我们可否有勇气对(《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的修订,作为一个重要法案来处理,以及如果大家不通过,特首可以行使权力解散立法会。我们已经解释过附件一和附件二的修订不是本法立法,而根据我们对《基本法》第五十条的理解,重要法案的概念是適用於本地立法,而不適用於附件一和附件二的修订。

  我们很希望建立共识,不希望利用一个大力度的《基本法》第五十条,可能要解散立法议会,以迫使我们可以有一个共识。我们希望逐步建立共识。

  大家討论到到底我们可以有、还是没有新的路可以走,反对派议员在最近几个星期经常讲两个论点,確实对公眾有误导性。

  第一个(论点)是,如果我们否决了这两个附件一、附件二的修订案,依然可以在本地立法的层面扩阔选举的选民基础。说出来好像很动听,道理也很直接,但实质上是做不到的。因为现在我们可以提出来,透过这个区议会方案扩阔选民基础,已经是最直截了当的做法,如果大家说要取消商会、工会那些功能议席,变成彭定康方案那种功能议会的议席,是不可能达成共识的。

  第二个(论点)是,张文光议员也经常问,可不可以延迟两个月、四个月,在这段期间製造一个普选时间表。我就反问,如果现时的区议会方案在立法会內都难以有三分之二的议员的支持,怎可能在三数个月內便做出一个普选时间表出来?所以大家要老实一点和踏实一些,不要误导香港的市民。

  我们討论了那么多,我觉得有一点是很重要的,其实是回应冯检基议员较早前的发言:香港的政治发展有没有前景?在座议员和你们所代表的党派,有一个使命:早晚要脱离街头政治的做法。政治要成熟,大家就需要学习为香港建设。我真的不希望每一日、每个星期、每一季,特区政府都在建立新的建设,而反对派的议员却一直在「拆墙」。如果是这样,普选的大楼便久久不能盖成。大家对香港,都有这个承担和责任。

  主席女士,我谨此陈辞,希望每位议员都支持议案。



2005年12月22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