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制事务局局长在《联校文化论坛2005》的总结发言 |
以下是政制事务局局长林瑞麟今日(二月五日)出席香港华仁书院文化大使团举办的《联校文化论坛2005》,在总结时的发言全文(只有中文):
多谢各位同学,也多谢各位议员参与今日我们的討论。我听完同学的提问,觉得香港的政制很有前途,在座发言的几位同学已经有一些可以不单在区议会参选,更高层次的选举,你们在將来是有希望的。 有人问为什么人大常委会作了决定,我们依然作公眾諮询?因为有空间。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空间,腾出新的空间,例如,如果大家同意增加议席,便会有更多人可以投身政界。 第二,有同学问,我们是否著重年轻人参政?是的,我看到政党的代表,及有些譬如专业团体,他们办青年组(Youth Chapters),我觉得这些是非常有意思的。做业界或政党的工作,一定要从年青时开始「浸」,浸淫日久,便会明白这是甚么范畴,怎样可以更有效为市民办事。 香港的政党现在只有几百至几千人,三大党如是。但是以前我在加拿大、英国代表香港工作时,我见一个小镇,(那里)英国工党、保守党已经超过几百人,一到选举拉票时有很多人出来(参加)。当然,香港的政党不单依靠政党成员做社区工作,他们有自己的网络,我觉得他们都非常有效。 第三点,有同学提及现在的问责制「先天不足」,我承认我们需要继续发展,但至少我们的方向走得正確。有问题出现,由主事的司长、局长这些主要官员去承担政治责任,政治的「火」不烧到公务员的同事。其实我们用作「防火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以保护专业及常任的、政治中立的公务员体制。 但是,有一件事情我们是要继续发展的,有人提到今后行政长官,无论是哪一任,要有效管治是否要有政党背景?是否要有政治的联繫或联盟呢?这些安排,及我所称的「政治软件」是要继续发展的,也不需要修改《基本法》都可以推动。关於行政长官应否有政党背景,我们在订第三届行政长官选举安排时,可以在本地立法的层面上便处理到,现在司长、局长的同事是可以有政党背景的,(例如)唐英年本来便有,所以这在原则上不是一个大问题。 其实主要官员团队合作了两年多,沟通得相当不错,也共同有一些策略,例如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很著重香港社会不能有太多富爭议性的问题「摆上枱」,我们要按部就班办事,这些便是大家商量后 (得出)策略的一个例子。 有同学问,在议会內的討论有时是否是为了「一点气」?坦白说,我们身为政府代表很多时候都身同感受,「上纲上线」的言论不时出现,「扣帽子」的动作也是惯常的事情,但对我们来说这不要紧。我们当然希望议会的气氛更加融洽,大家可以激辩,但是要和而不同,不过对我们来说,只要为香港做到一点事,我们会继续努力。 所以普选这条路是要一起去走,联合声明订定时,中国政府与英国政府只是同意了香港的议会要由选举產生,並没有同意要有普选,普选是订《基本法》时订的一个最终目標。这条路香港以前未走过,所以我们要慢慢摸索,探討这条路怎样走。有时有一些问题未能那么快订下,但是只要我们有心,大家努力推动制度的改变以及进一步开放,我很有信心我们是会看到普选,而在座各位同学,你们一定会有份去参与及推动这个制度的诞生。多谢大家。 完 二○○五年二月五日(星期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