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就「積極執行『粵港合作框架協議』」議案辯論總結發言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為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今日(五月二十六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積極執行『粵港合作框架協議』」議案辯論時總結發言全文: 主席: 非常多謝各位議員就落實「粵港合作框架協議」(「框架協議」)提出這麼多寶貴的意見和觀點。正如我在開場發言中所述,「框架協議」為粵港合作在六方面作出非常明確的發展定位。現在我就幾方面再向大家解說一些重點政策。
金融合作區域 首先是金融合作。根據英國今年三月的調查報告顯示,香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地位僅次於倫敦和紐約。其中,香港的得分與倫敦及紐約的差距持續縮小,反映香港的地位有所提升。在過去多年,香港與內地的合作對加強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非常重要。 在人民幣業務方面,「框架協議」提供新的平台,在地方層面深化粵港人民幣貿易結算業務,包括人民幣融資業務。在債券市場方面,「框架協議」支持符合條件的廣東法人金融機構和企業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詹培忠議員特別提到政府應推動人民幣服務,我們完全贊同。香港會致力發展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爭取這地位,至於在存款、信用卡及債券方面的服務亦會不斷拓展。詹培忠議員剛才提問──為何在簽署「框架協議」當天汪洋書記並不在場,那是因為他有其他事務。 在證券業務方面,「框架協議」支持兩地機構、產品及人才互流互通,鼓勵廣東法人金融機構和企業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支持香港證券公司在廣東設立合資證券投資諮詢公司,和爭取深圳證券交易所推出港股ETF(交易所指數基金)。 在保險業務方面,「框架協議」支持香港保險公司進入廣東,並嘗試循「先行先試」方式,研究適度降低香港保險公司進入廣東省的門檻。特區政府現正和內地相關部門積極推動以上各個項目。
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 有關製造業和服務業,「框架協議」提出支持港資加工貿易升級轉型、支援港資企業拓展內地市場、落實CEPA及服務業開放在廣東「先行先試」等政策措施。 在升級轉型方面,粵港政府推出了多項支援企業措施,廣東省方面包括簡化轉型、搬遷和內銷的手續、「不停產轉型、不作價結轉」及「內銷集中辦理徵稅」等手續;香港方面則包括「創新及科技基金」、「投資研發現金回贈計劃」、「設計業與商界合作計劃」、「中小企業資助計劃」及「特別信貸保證計劃」等。 有議員特別提到工業貿易署的「中小企業發展支援基金」。政府會繼續監察這項基金的運作,確保中小企得到適切的援助。在上個財政年度,政府已撥款超過三百四十萬元,資助推廣香港品牌的項目,以及撥款超過一百萬元資助進行有關在中國內地市場內銷的研究。我們亦會向廣東省反映業界在內銷方面所遇到的問題。
現代流通經濟圈 在「框架協議」下,政府會繼續推動跨界基建,包括高速公路、軌道交通及配套工程;建設珠三角高等級航道網;完善珠三角五大機場聯席會議機制;積極爭取國家支持擴大珠江三角洲空域使用空間;支持各機場在航空方面的地位;構建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直升機短途運輸網路;形成以香港為國際航運中心;及研究打造國際物流中心等。政府會在「框架協議」下努力推動這些政策。 我特別要提一下在航空方面,香港機場管理局將推行機場飛行區中場範圍發展計劃,提供額外飛機停泊位及新的機場客運廊,把機場的處理能力增加至每年七千萬客運人次及六百萬噸貨運量,預計可應付至二○二○年的空運需求。有議員,包括林健鋒議員,提出有關第三條跑道的建議,我想向各位議員匯報,香港機場管理局正在進行機場二○三○規劃大綱的研究,以檢討機場的設施能否維持至那段時間,及看看如何拓展香港作為國際及區域航空樞紐的地位及競爭力。這項研究其中一個最重要的課題就是第三條跑道的可行性。我們預計這項研究在今年內可以完成。 有議員提及我們要繼續爭取擴大珠三角空域的使用空間。自二○○六年年底,廣州及香港兩個飛行情報區之間已經增設了新的移交點及相關的航道供飛越香港、降落廣州的航班使用。今年,我們在珠海的航空中端區亦計劃進行空域重組及擴大,讓區內的航空交通更為暢順。 主席,接着我要回應一下多位議員提及的不同觀點。余若薇議員特別提到希望在座議員及議會的代表可以繼續多些到內地訪問,特別是廣東。主席,我們留意到在二○○九年經濟及環保方面的相關事務委員會曾到訪廣東;在二○○八年亦曾到訪四川。主席,你亦剛剛帶隊到上海。只要我們有機會及空間,政府是十分願意配合議會到內地訪問的。 林大輝議員特別再次提及有關一百八十三天徵稅條款的問題。特區政府亦曾向內地當局反映,香港有部分業界人士希望可以放寬現時一百八十三天的規定。內地有關當局則認為一百八十三天的準則行之已久,亦符合不同避免雙重徵稅協議範本的標準,因此,他們認為目前沒有充分的理據更改這方面的安排。 葉劉淑儀議員提及很多方面的意見:她提到香港不同的經濟行業是否已被淘空。我想回應一下,其實香港依然得天獨厚。在過去三十年,因為內地改革開放,香港工業界得以較為成功地轉移到內地,從而香港可以發展金融、專業,以及其他服務行業。這給予香港機遇,可以有更強的競爭能力與區內,包括新加玻、上海等城市競爭。與此同時,我們當然認同要照顧香港各階層,包括基層市民,所以香港要發展旅遊業──個人遊,安排「一簽多行」、非原住居民都可以在深圳申請簽證到香港個人遊等,這些措施都非常重要,做得好的話,我們便有空間使香港的就業率得以提升。 劉秀成議員、何鍾泰議員、陳鑑林議員、陳茂波議員都提及香港專業服務的發展。各位議員,在過去幾年政府確實不單止希望為專業服務打開在內地市場發展的大門,亦希望連小門都可以打開。但這個過程並不簡單,是要努力的,我們會繼續爭取。 陳鑑林議員特別提到前海的發展。我們希望前海最終可以成為一個重要的根據點,成為香港的金融及其他專業服務的一個重要的根據點,可以拓展五千萬人口的珠三角市場,辦得成功的話,更可以拓展四億人口的泛珠三角市場。 黃定光議員特別提到貴黨會在東莞開設專業服務中心,特區政府對此表示歡迎。不論是政府當局或民間團體,大家一起拓展專業服務的內地市場,都是好事。
優質生活圈 主席,在「框架協議」下,政府會繼續推動兩個專項規劃──優質生活圈及有關基建的專項規劃。 我要特別一提,優質生活圈在環境保護和生態保育方面都是重要的工作。粵港兩地希望共同打造成為「綠色大珠三角地區優質生活圈」,雙方會共同研究珠三角地區二○一○年以後的減排安排。另外,雙方亦會推進「清潔生產伙伴計劃」,促進企業節能減排;特區政府亦於最近擴大計劃的技術支援範圍,協助珠三角港商減少污水排放。此外,特區政府正在進行邊境禁區規劃研究,建議在紅花嶺設立新的郊野公園,以保育這高生態價值地點,並希望可銜接廣東省生態保育的工作,共同構建生態廊道。粵港並會共同促進電動車在大珠三角的研發、生產、應用普及和相關零部件產業的發展。 主席,今天有好幾位議員提出修正案。 譚偉豪議員的修正案提及人才培訓、科技和高端產業等。政府和議會方面大家對這些基本上有同一的看法,方向是明確的。 黃國健議員提到我們要開拓內地市場,增加香港市民的就業機會。這在過去十多年來粵港兩地的合作已取得一定成果,今後亦會繼續推動。 王國興議員提出好幾方面的本地政策,我在這裏有一些回應。我知道王國興議員希望我們可以為身處內地的香港居民提供支援。特區的駐內地辦事處在「一國兩制」的原則下可以提供的協助,我們當然會提供;但是在內地司法審理的個案中,如果是涉及私人合約糾紛的個案,我們必須按照內地的法律辦事,要尊重內地的法規。但與此同時,我們亦看重工聯會在內地的數個辦事處為在內地的香港居民提供協助,所以我們亦透過你們提供一些財政上的支援,希望這些工作可以繼續發展下去。 至於王國興議員提到醫療服務方面,居於內地的香港居民是隨時可以返回香港使用醫院管理局(醫管局)的服務的。醫管局與深圳的衞生局一直都緊密合作,亦正在商討香港居民由深圳返港就醫的病歷傳送安排等事宜。 至於王國興議員提到內地孕婦來港產子的問題,食物及衞生局已在另外的場合交代過現有的政策。 至於福利方面,社會福利署亦有既定的政策處理「生果金」及其他福利條件。不過我要向大家強調,我們現時需要考慮的是,兩地的經濟融合,人流加強,但特區政府提供的各方面的福利,其可攜性是否可以不斷擴大,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政策及公共財政的考慮,但大家提出的意見,我們是會向相關的政策局轉達的。 劉健儀議員非常關心我們在東莞的工作,早前我已經表示,特區政府對此亦很看重,但由於作為一個政策局我們的資源始終有限,所以我難以承諾會在東莞開設一個聯絡點,但是我們會繼續關心在東莞的港資企業及在當地工作的香港專業人士。 何秀蘭議員提出的修訂特別提到,我們必須就粵港合作的政策和跨境工程進行公眾諮詢,才可以落實執行。我想談談一個很根本的考慮,就是粵港合作所橫跨的政策面是很闊的,我剛才提到的粵港兩地的專責小組也開設了二十多個,我們的十多個政策局以及其他部門大體上都有參與。所以,如果我們每每都要就大小事情進行公眾諮詢,這未必是切實可行的。例如,如果前往南沙的渡輪要增設數個航班,是否又要進行大型的公眾諮詢?又例如,如果粵港兩地爆發傳染病,我們應該即時處理有關情況,而非先諮詢後處理。但我們看重與業界的合作和配合,所以一定要先諮詢相關的業界,亦需要向公眾交代,所以我們會透過立法會和傳媒,就一些重要的政策和相關事宜向香港社會發放消息,以及聽取公眾的意見。 最後回應一下劉慧卿議員,她的修訂提及恢復回鄉權的事宜。我剛才在開場時已經說過,我們會就這問題反映大家的意見,但最重要的是內地有其一套法規,我們在「一國兩制」下要尊重內地有關部門按照他們的法規來辦事。
總結 到了總結的時候,我想再多談數點。 首先,黃毓民議員返回議會,他今日就粵港合作事宜談到台灣,這兩者是有關係的,因為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既處理粵港合作,也處理對台事務。我們的政策目標是很明確的:我們鼓勵台商到內地投資,以及內地的企業到台灣投資,不論是陸資還是台資,如果他們投資成功,我們都鼓勵他們到香港這國際金融中心上市。香港已經有了七年落實CEPA的經驗,現在內地和台灣兩岸在商談ECFA,特區政府對此是歡迎的,只要兩岸四地的經濟區域發展起來,「餅」做大了,對眾人--包括香港--都有利。黃毓民議員談到昨日在這裏進行關於政制的聽證會,確實有市民表示,對於社民連引入台灣的議會文化表示擔憂,並且表示不大認同;當日曾有這些辯論。談回經濟範疇,我們確實很希望兩岸四地的經濟區域能夠發展起來,成為一個「多贏」的局面。 談到「多贏」,方剛議員特別提到他父輩的投資者談到在過去五、六十年見證原先在內地的投資如何轉移到香港。香港得天獨厚,我們在過去數十年見證到起碼三個時代:第一個是在內地,包括在上海的資金和在廣東省的勞工轉移到香港,所以我們在五、六十年代開始見到香港工業化。到了七十年代末期國家改革開放,我們就見到第二個年代的開始,香港的工業可以北移,以致香港可以發展成為GDP(本地生產總值)中超過百分之九十屬於金融、其他專業以及服務業的經濟體系。現在大家正在一起見證的第三個年代,就是內地與香港的經濟融合,我們可以共同打造一個龐大的市場。香港繼續按照《基本法》以及中央支持香港的政策,提升我們作為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而我們的投資可以廣泛地在內地,包括在珠三角、泛珠三角及其他地區拓展。 所以,主席,「框架協議」對香港今後十年──由現在至二○二○年──的發展是很重要的,而國家在改革開放三十年以後,亦很有信心,很有能力邁向達到小康水平和中等發展國家的階段。在繼續推動這過程期間,香港簽訂了「框架協議」,這對香港來說是個重要的里程碑,是個非常重要的基礎,亦給在座各位所代表的各個業界打了一支「強心針」。 主席,我希望在座各位議員繼續支持我們與內地合作在各方面工作,以及支持「框架協議」能夠貫徹落實。多謝。 完 2010年5月26日(星期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