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今日(六月二十七日)下午在出席策略發展委員會(策發會)政制發展專題小組第四次會議後,在政府總部會見傳媒的談話全文: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多謝大家今日採訪策發會政制發展專題小組第四次會議。我們在過去幾個月開了四次會議。就二○一二年行政長官及立法會選舉模式的下一輪公眾諮詢應如何進行做準備。整體而言,過去幾個月的討論,不論在立法會、策發會內外,我們收到的意見對今後的工作都很有幫助。
在今日的會議上,有多位委員特別重申,希望二○一二年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的選舉,可以把香港的選舉制度帶到一個中途站,從而為二○一七年的行政長官普選及二○二○年的立法會普選鋪路,打好比較廣闊的基礎。委員表示,因為要為普選鋪路,而不同的黨派、不同的界別有多種不同的意見,所以二○一二年的兩個選舉產生辦法,可能只適宜作適量的改動,而不宜作太大的改動;但同時亦不可原地踏步,在民主進程上要有進步。
因此,關於二○一二年的行政長官選舉模式,委員普遍認同二○一二年選舉委員會的組成,可以在二○一七年普選行政長官時順利過渡為提名委員會。較多委員認同,在二○一二年應維持大約八分之一的提名門檻。大家亦普遍認同要維持四大界別,即工商界、專業界、社會服務界及政界,但應有多少名委員,怎樣組成及界別內如何分派委員人數?這些都要再作進一步的研究,並須於下一輪公眾諮詢時探討和討論。
大家整體認為委員的人數應多於八百人,但到底是一千人、一千二百人、一千六百人、還是一千八百人,在過去幾個月討論過,目前未有定案。同樣地,選舉委員會界別委員的產生辦法及選民的基礎,這些都要將來繼續探討。
關於二○一二年立法會的選舉模式,在過去幾次討論,特別是在今日的會議,大家都認同如果能夠增加議席的數目,將有助擴闊香港的參政渠道及增加立法會的代表性。較多委員認同我們應該將六十席增加至七十席,以前亦有人提議過增加至八十席。
至於近日大家較關心的外國國籍問題,根據《基本法》,可以容許百分之二十的立法會議席由非中國籍、擁有外國居留權的人士出任。整體而言,大家認為目前在功能界別中有十二個議席容許議員擁有外國居留權的安排可以維持。在未來數月,我們會考慮這幾方面的意見,然後決定在公眾諮詢期間提出那些選擇及意見供大家參考。
如果增加議席,一半要於地區直選增加,另一半在功能界別增加。至於功能界別所增加的議席應該從增加那些界別產生,目前尚未有主流的意見,今日提到這方面的委員,較多建議可以考慮由區議員互選產生更多立法會議員這種方案。如果採用這方案,委員認為有助擴闊功能界別議席的選民基礎。
整體而言,過去四個月的討論有助我們的探討及醞釀過程。在今個夏天的幾個月,我們會總結收到的意見,然後在今年第四季盡快決定何時開展下一輪的公眾諮詢,為二○一二年的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的產生辦法在社會上作進一步的討論。
記者:局長,今日較多人認為可再考慮區議員互選的方案。如果是這樣,當局會否「翻叮」二○○五年的方案,還是把二○○五年的方案作些改動,以免再次被否決?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我們在現階段未有定案,亦毋須那麼快講會否重新推出在二○○五年提出過的關於○七/○八選舉的方案。在過去幾個月的討論,關於立法會的組成,較多人重提區議員互選產生更多立法會議員這種方案。但關於二○一二年的選舉委員會,各形各式的方案都有提到,包括由八百人增加到一千人、一千二百人、一千六百人、一千八百人等。無論是甚麼數目,不一定是把區議員全部融入選舉委員會就是多數人的意見;有一些人認為,如果增加到一千二百人,四個界別內的每個界別就不是二百人,而是三百人,所以我們在往後幾個月都要考慮和分析各種方案。
記者:局長,你剛才提到有委員覺得二○一二年的行政長官選舉模式不宜改動太大,這是否局方的意見?除了提名門檻是八分之一以及維持四個界別之外,怎樣謂之改動不太大?另外關於議員國籍的問題,剛才你說會上的意見比較一致,但會否在公眾諮詢的階段再就這問題徵詢公眾的意見?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首先講甚麼叫做不要改動太大,其實我只是向大家轉述各位委員的意見。政府就下一輪的公眾諮詢,不論是時間或者內容均尚未有定案。從過去幾個月的討論,我看到不同的黨派──泛民的黨派或其他黨派,都認識到困難之處,因為需要在立法會內取得三分之二多數通過,二○一二年的選舉辦法才可以有進步。不同的黨派、不同的功能界別的代表都有各自的意見。單就目前八百人組成的選舉委員會已有多種意見,有人認為應要有進步,但亦有人認為現在已能夠反映均衡參與的原則。有些委員認為要有進一步的民主化,不論是委員人數,或者選民基礎,都應該有進步;但亦有另一些委員提醒,如果改動太大,達成共識的機會可能更難。另外有不少委員認為,邁向民主的最大的改動及最大的一步應是二○一七年,因為到時已可以普選行政長官,所以有不少意見認為在二○一二年需要有進步,但改動未必需要太大,就是這樣的邏輯。
記者:想了解一下,為何剛才委員會會覺得可以繼續保留立法會百分之二十的外國國籍限額?如果立法會的議席增加至七十或八十席,怎樣可以增加一些議席容許由擁有外國國籍的人士出任議員?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整體而言,今天與會的委員都認為香港是開放自由的社會,也有很多香港永久居民擁有外國居留權。在草擬《基本法》的年代,我們已認為要保留香港這特質,所以有比較獨特的安排,就是立法議會的成員--經選舉產生的議員,可以由擁有外國居留權的非中國籍居民出任。大體上今天與會的朋友都認為保持這特質對香港有利,但也有不少朋友認為我們可以在六十席當中保持十二席作為容許擁有外國居留權的人士來參選、參政。但如果增加議席的數目,譬如增至七十席,就未必需要考慮增加更多給予擁有外國居留權的人士參選的議席,即是維持現狀,大家認為這樣比較容易為各方面接受而對香港也有利。你可以看看我們在二○○五年發出關於第五號報告的○七/○八方案時,當時特區政府的立場亦認同維持這十二席,容許擁有外國居留權的人士參選。不過,我們會細心考慮這個問題,然後才決定在下一輪公眾諮詢時如何處理。
記者:下一輪的公眾諮詢會在年底開始進行,還是在年底再研究何時才進行?未來的發展會如何?可否再講多些?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在未來幾個月,我們要先處理好在九月七日舉行的二○○八年第四屆立法會選舉。做好這次選舉後,我們在第四季時便會盡快決定下一輪的公眾諮詢會在何時開展。雖然剛才我向大家說最遲至二○一○年就要提出修訂《基本法》附件一、附件二的方案,但我們會好好利用這兩年更廣泛諮詢立法會、區議會、市民和不同界別,使我們有更大機會可以就二○一二年的行政長官和立法會選舉產生辦法達成共識,使香港的民主有所進步。
記者:那是否今年內不會進行新一輪的諮詢?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我們在今年第四季會盡快決定何時開展諮詢,我們亦會充分利用未來兩年的時間為二○一二年的兩個選舉產生辦法打好基礎。
記者:局長,可否談談諮詢大約會在何時進行?否則市民或會覺得政府在採取「拖字訣」。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一定不會拖延,因為我們在五年任期內,在首半年已經把普選時間表定下來,我們在過去幾個月也很積極地在策發會內外進行醞釀的過程,現在有了這些意見,而過去幾個月的討論對我們收窄不同黨派、不同界別人士的分歧是有幫助的。現時在處理選舉委員會的組成方面,我們比較可以聚焦,我們考慮立法會是否增加議席,甚至連可以考慮的數目亦更加聚焦。所以只要一早做好準備,我們就會開展下一輪的公眾諮詢。我們在過去幾年,由二○○四年年初至今時今日,過去四年半所得的經驗,是多醞釀和進行多輪的諮詢,有助我們收窄公眾的分歧和黨派之間的分歧,所以我們會好好利用未來兩年的時間。
記者:開完這次會議後,策發會政制小組討論的醞釀過程是否已經完結,還是會再加開會議?另外,有關副局長和政治助理,現在仍有七個空缺,會否在今年內公布這七個職位的人選?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經過今天第四次的小組討論,暫時策發會關於政制問題的醞釀期已完結。現時我們會好好利用在過去四個月所收到的意見,為下一輪的公眾諮詢作準備。至於副局長和局長助理餘下的七個空缺,我們會按部就班來處理。我們一向都說不會急於填補所有空缺,一切要視乎能否找到適合,以及有能力出任這些職位的人選。有需要時,我們可以分階段按部就班來填補這些空缺。
記者:想跟進有關公眾諮詢的問題。為甚麼局方在現階段仍未能說出下一輪的公眾諮詢是否在第四季進行?為甚麼一定要到第四季才能決定何時進行下一輪的諮詢?可否談談理由?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其實很簡單,因為我們在第三季要聚焦處理好二○○八年九月份的第四屆立法會選舉。選舉完成時已到了第四季,我們就會在第四季盡快作出決定,下一輪公眾諮詢在何時開展。但在過去幾年,大家可以看到我們的步伐一直在加快,我們去年七月在上任十一天就發表《政制發展綠皮書》,六個月內就已經向中央遞交報告,以及作出了關於普選時間表的決定。接?我們立刻進入策發會的醞釀期,所以在做完第四屆立法會選舉後,我們就會聚焦為下一輪的公眾諮詢作好準備。我們會充分利用二○○八年至二○一○年這兩年的時間打好基礎。我們確實希望二○一二年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的選舉會有進步,亦會把香港的整個政制發展帶領至一個中轉站,為二○一七年普選行政長官、二○二○年普選立法會建立更好的基礎,可以邁向普選。
記者:既然已加快了腳步,為甚麼不可以在第四季立即展開諮詢,卻要待那時才決定?是否由於政府有某些憂慮?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我們是逐步來做好我們的工作。我們當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做好二○○八年九月份選舉的安排。
(請同時參閱談話內容的英文部份)
完
2008年6月27日(星期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