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今晚(八月三十日)出席香港中華廠商會舉辦的晚宴,向業界介紹《政制發展綠皮書》的內容,並聽取他們對此議題的意見。以下是林瑞麟的發言重點:
香港的工業界在過去數十年來,對香港的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林瑞麟說,在一九六二年他進小學時,香港的進出口貿易總額是110億元。
至一九七八年他大學畢業,當時正值內地推動「四個現代化」,為香港製造業帶來發展的機遇,香港的進出口貿易總額躍增至1,170億元。
隨着國家推行改革開放政策,大珠三角區域的開發帶給香港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更多商機。至一九九七年,香港的進出口貿易總額高達30,710億元。
回歸以後,雖然香港經歷了亞洲金融風暴的衝擊和SARS的挑戰,曾經面對經濟低迷的境況,但發展步伐未曾停頓下來。二○○三年,香港的進出口貿易總額依然錄得35,482億元。
我們在二○○三年與中央簽訂了《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這套自由貿易協議的落實,推動香港的經濟復蘇,也為香港的發展揭開新的一頁。至去年底,香港的進出口貿易總額已進一步上升至50,608億元。
林瑞麟表示,這些數字反映工業界在過去數十年推動香港的國際貿易舉足輕重,貢獻良多,大幅增加了進出口額逾四百倍,奠定了香港作為國際貿易、金融和航運中心的地位。工業界並且在立法會功能界別及選舉委員會佔有席位,特區政府對於業界就各個議題,包括政制發展方面所提出的意見均十分歡迎。
林瑞麟在介紹《政制發展綠皮書》(《綠皮書》)時說,發表《綠皮書》履行了行政長官一項重要的競選承諾,而本屆特區政府在七月一日成立後十一天便發表這份公眾諮詢文件,充分顯示要在五年任期內處理普選問題的決心。
他說,自從一九八五年在立法局引入局部直接選舉以來,香港社會已就民主政制的議題辯論了二十多年,而自一九九七年回歸至今,亦已超過十載,現在是時候按照《基本法》為香港達至普選的最終目標定出方向。
在達至普選的過程中,以及在制定落實普選的模式時,必須確保符合國家對香港的基本方針政策,以及在《基本法》下有關政制發展的四項原則:第一,兼顧社會各階層利益;第二,有利於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第三,循序漸進;以及第四,適合香港實際情況。
林瑞麟指出,《基本法》就政制發展的規定比《中英聯合聲明》更具前瞻性。《聯合聲明》只是規定「立法機關由選舉產生」,以及「行政長官在當地通過選舉或協商產生」。
但是,中央在一九九○年回應了香港社會的意見,在訂定《基本法》時採納了達至普選為最終目標。
林瑞麟續說,要達至普選,必須符合客觀的指標和憲制的框架。根據《基本法》的憲制性規定,任何有關選舉制度的修訂,必須得到三方共識,即立法會三分之二的議員通過、行政長官同意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接納。此外,政府亦希望將來所提出的普選方案能獲得多數市民的支持。對於各大學及智庫所進行獨立的民意調查,政府會密切留意民意趨向。
林瑞麟說,政府採取非常開放的態度,在《綠皮書》中鋪陳了所有關鍵議題。
就普選時間表方面,普選行政長官的選擇包括:在二○一二年、二○一七年或在二○一七年之後;而普選立法會的選擇則包括:在二○一二年、二○一六年或在二○一六年以後。
至於行政長官選舉提名委員會的組成及人數,相關的建議大致分為三類方案:第一,提名委員會由少於八百人組成;第二,由八百人組成;第三,由多於八百人組成,例如,一千二百人或一千六百人。
在提名委員會提名後讓市民投票選擇的行政長官候選人數目,相關的建議亦大致可分為三類方案:第一,十名或以上候選人;第二,最多八名候選人;第三,最多兩至四名候選人。
林瑞麟表示,在現階段,社會應先就提名委員會可提名的候選人數目達成共識,使市民能了解他們有份參與的行政長官選舉的規模,然後可進一步討論及訂定提名程序的細則。
另一重要議題是立法會功能界別選舉可如何被普選取代。這方面的建議亦大致分為三類:第一,地區直選議席取代功能界別議席;第二,保留功能界別議席,但改變選舉模式;第三,增加區議會在立法會的議席數目。他說,工業界是參與立法會功能界別選舉的界別之一,政府會重視業界就此議題所提出的意見。
在普選路線圖及時間表的討論中,《綠皮書》亦載列了一些人士提出「特首先行、立法會普選隨後」的建議供市民討論。
林瑞麟表示:「就這些問題,特區政府沒有既定立塲,但只要各方能就上述關鍵議題達成共識,則普選可期。我們希望在達至普選之後,參與行政長官和立法會選舉的候選人,會把競選政綱聚焦在改善經濟、社會服務和民生事宜上,一如西方的參政人士及黨派爭取公眾支持的做法,香港社會毋須再為政制問題內耗。」
林瑞麟又談到內地工業發展政策的轉變,為港商帶來的挑戰。
他說,過去二十多年來,港商在內地進行了大量投資,單在珠三角地區,已建立了八至九萬家港資企業,而以各種形式投資的工廠逾五萬七千家。內地的高速發展不但為香港的工業開拓了新的出路,對香港經濟轉型至以服務業為重心亦有很大幫助。
近年,珠三角的經營成本不斷上漲,內地對企業的環保要求亦有所提升。面對這些轉變,港資的工廠必須升級轉型。為此,特區政府透過多項工作,協助港商應付加工貿易政策調整的影響,並鼓勵港商將業務由珠三角地區擴展至整個泛珠三角。
林瑞麟說,特區駐內地經濟貿易辦事處會推動內地各省區致力落實CEPA,並為港資企業締造更佳的投資環境。
完
2007年8月30日(星期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