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the beginning of content

> 資料庫

border image

演講詞

border image
政制事務局局長:反對派有「三大責任」(只有中文)

  以下為政制事務局局長林瑞麟今日(十二月十八日) 出席「香港各界青年和學生政改論壇」的致辭全文:

  早晨曾(智雄)先生、廖官(前高等法院上訴法庭大法官廖子明先生)、陳(振彬)主席、各位朋友、各位青年界的朋友:

  我要再一次多謝大家在星期日大清早,冒着可能有交通困難的情況下,都依時出席今日的論壇。我覺得這個論壇安排的時間是剛剛好。立法會在下星期三就要就第五號報告的議案表決。在星期日我們可以做最後一輪的討論,也將很多青年界別的意見向社會反映,我覺得非常有意思,也十分適時。我想從三方面向大家作一個簡單的介紹,我希望趁這個機會向大家傳達這三個重要的訊息。

  第一,我們這個○七/○八的政改方案是灌入了實質的民主成分。
  
  第二,特區政府準備全方位來推動政制的發展。

  第三,我認為反對派的黨派有「三大責任」。

實質民主成分

  我先與大家講第一個訊息,為何我們說這一個○七/○八的選舉方案是灌入了實質的民主成分。根據《基本法》的規定和人大常委會去年的決定,我們在○七年和○八年雖然不會實行全面普選,但是我們可以在一定的範圍內,將香港政治體制裏的選舉制度,盡量提高民主成分。我們也按照這些原則,經過一年多的諮詢,提出了現在廣泛被稱為「區議會方案」的兩個選舉制度。我們就是利用區議會的議員在地區裏的網絡和市民的支持的基礎,去提升我們行政長官選舉和立法會選舉的廣泛代表性。我們提出了將五百多位的區議員加入行政長官(選舉)的選舉委員會裏,又將這五百多位的區議員互選六席的立法會議席來代表不同地區的意見。

  在做方案的過程中,我們作了另一個決定,就是今後不再增加傳統的功能議席。甚麼是傳統的功能議席呢?現在(立法會)有三十個功能界別的議席。在六十位立法會議員中,有一半是屬於功能界別的,這些包括例如商會、工會、專業團體等。這些界別我們認為已相當能夠廣泛代表香港各行各業各階層,所以我們在這裏畫了一條線。今後如果要再參與香港的政治,就要從地區紮根,然後在地區的層面將市民的意見透過選舉委員會,透過立法會來反映。

  有人說我們這個「區議會方案」未能夠將香港的選舉制度帶向前。我就認為大家可以說這一步到底是很大,還是適中,還是比較小,這個可以討論。但是我們在立法會的辯論中,有人說這個是民主倒退的方案,是絕對不符事實,是一個顛倒黑白是非的說法。因為不可能將每一日在地區裏為市民努力的區議員,說成他們沒有民意基礎。有人可以辯論說,到底我們這個委任議席,和經民選產生的議員,他們的地位是否應該相等呢?有人可以爭論,我們現在加入了五百多位區議員,到底這一步是大、是中,或是小呢?但是千萬、千萬不可將是非扭曲,說這是一個沒有民主成分的方案。

  實質的民主成分已經是不少了,因為我們是將所增加的整十席的立法會議席,都是經地區直選或間選產生。現在有六十席,將來增加到七十席,五席是由直選產生,五席是由區議員互選產生,所以都是由地區的直選或間選產生。我們會有六成的議席在二○○八年,就是經過地區選舉產生的,所以這個灌入正式、實質的民主成分,○七/○年選舉的方案是實在的。 

全方位發展政制

  第二,為甚麼我說我們是全方位發展民主呢?因為除了這個○七/○八年選舉方案我們是提了出來準備推動,我們開展了其他幾方面的工作。我們承諾明年第一季我們會推出一分諮詢文件,提出如何加強區議會的職能和角色。行政長官在十月的施政報告裏已經講清楚,希望今後區議會可以參與管理多些地區的設施,例如游泳池、圖書館、社區會堂等。政府的有關部門就要按照我們法定的權力和政府配備的資源,向區議會匯報。只要辦得到,就要按照區議會所給的意見,來管理這些設施。我們明年會推動這一套計劃。我們也希望這些職能的拓闊,可以幫我們在地區裏繼續可以培訓更多的政治人才,讓他們將來加入立法會、加入選舉委員會的時候,有更多管理地區事務的經驗來分享,來配備。

  另一方面我們會做的工作,就是在明年第二季發另一分諮詢文件,是如何拓闊香港特區政府政治委任的制度。現在,特首之下有十四個主要官員,有三個司長,有十一個局長。以前的安排就是由公務員出任,自從二○○二年開始,是由政治委任的官員來出任。五年一任,由特首提名,中央委任。我們是與提名我們的特首共同進退,那就是一個班子來(上任),一個班子一起轉屆。這是正確的一步,但是單是走這一步未足夠,因為在社會上要做政治的聯繫,各方面掌握市民和不同界別的工作其實很多。單憑一個局長來管一個政策局去做多方面這些聯繫、溝通的工作,並不足夠。

  所以我們現正考慮是否在局長之下,多設一些中層的職位,是可以向外開放的,有政黨背景、專業背景、學界背景、商業背景的人都可以參與。我們希望如果他們進入了政府的行政架構之後,在政府部門積累了幾年的經驗,然後過一段日子便可參加議會選舉,區議會選舉既可,立法會選舉也可以。當行政經驗和議會的經驗都具備時,再過一段日子就可以邀請這些朋友進入政府擔任司長、局長。將來年青人畢業的時候,就有一個政治階梯路線圖可以看得清楚,分幾個階段去參政、從政。其實也不必畢業之後立刻去參政,可以好像今日有一些青年工業家的朋友,積累了一些在社會上實質工作經驗後才從政也可。如果我們走了這幾步,今後香港的政治階梯、進程表更加清楚,也和外國從政那個階梯比較相近,因為我見到在外國的政黨,他們很多年青的朋友讀完大學,就「抓車邊」和那些政黨資歷比較老的前輩去「登台跑埠」參與競選活動,然後積累了一些經驗就逐步去參政。所以我覺得香港需要開放多一些渠道,我們整個政治體制和政治傳統,可以早日成熟的機會便比較大。

  除了做○七/○八年選舉方案,除了就區議會作檢討,除了拓闊政治委任,我們也開展了譜出普選路線圖的工作。行政長官在十一月底正式成立的策略發展委員會,轄下有一個管治和政治發展小組。我們在這個小組裏現正開展了一個討論,就是香港如果要行普選這條路,我們應該用怎樣的普選模式,來推動立法會和行政長官的普選呢?《基本法》裏講到行政長官的普選,那個模式比較清楚,是需要先經一個提名委員會提出候選人,然後進行普選,可以市民一人一票。但立法會的普選,《基本法》的第六十八條沒有第四十五條講行政長官的普選那樣清楚,只單講我們最終目標是全體議員是普選產生。

  但現時的實況是我們已經有一半的議席是功能界別產生的。這些功能界別的代表和他們代表的團體,如果有一日我們要走向普選,我們一定要得到他們一定程度的支持才可以走。因此《基本法》要求要有三分二的立法會議員同意,才可以將我們這個選舉的制度改變。所以直選的議員、功能界別的議員,要兩下合為一,大家都同意才可以走這條路。所以我們希望可以透過這個策略發展委員會的討論,我們在未來一年左右,將這些普選的模式討論得透徹一些,我們也承諾了在二○○七年初就這些討論,關於時間表、路線圖、普選模式這些討論總結一下。我們相信這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基礎,讓我們今後再進一步探討如何訂定普選路線圖、時間表。

  所以對特區政府來說,我們的態度很清楚,我們是希望今年推動○七/○八年兩個選舉方案,可以灌入進一步的民主成分,接着我們希望可以將這個多方面的民主發展的工作平衡並進來推動。

反對派的「三大責任」

  談到我第三個訊息。為甚麼我說反對派有「三大責任」呢?。

第一,我們現在已經是將這個○七/○八的方案全面向香港社會介紹。有很多的黨派,不同的團體都支持我們這個方案。我認為反對派、泛民主派,他一定要尊重香港市民的意見來就這個選舉方案做一個決定。我們自己進行的民意調查和其他機構、其他大學進行的民意調查,自從十月中到現在,非常的清楚,是有大約一半或以上的市民,支持○七/○八的方案,也希望香港的選舉制度有所進步。

  大家看到,例如中大近日的調查,他們也說有百分之五十六的市民希望立法會通過這個方案,不要因為這個未有普選時間表便否決這個方案。

  中大調查也顯示,雖然有超過百分之六十的市民希望我們早日定出一個普選的時間表,但是我們已經開始了這方面的工作。所以對特區政府來說,尊重市民的意見來辦事,是我們的一個根本的立場,我們在處理選舉制度和時間表的問題上平衡並進地推動。

  所以第一個責任,我認為反對派的議員應該按照和尊重市民的意見來辦事,就○七/○八的方案做表決。

  第二,我認為反對派的議員亦有責任開創新的參政空間,培訓地區的政治人才。我在今年年初第一季,走訪了十八區的區議會。在那裡,我看到很多的區議員,他們都是多年在地區工作,有頗廣泛的政治經驗,對香港有抱負、有承擔,是希望更上一層樓為香港市民服務。其實,我看到他們在過去十多、二十年,每次立法會選舉都是做「莊腳」,幫別人拉票,自己未有機會上位,一展拳腳。今日,政府已經把方案放在大家面前,有十個新的立法會議席,可以直選、間選去競爭的,為什麼這些反對派的議員,特別是做不同民主派政黨黨魁、領導層的議員,他們不抓緊這個機會,通過這個方案,為他們的第二、三梯隊鋪路呢?其實為他們黨內和香港整體的利益,都是應該通過這個方案。邏輯上,不通過(政府提出的政改)方案是說不通的。所以,第二個責任,反對派為了培訓地區政治人才,是有責任通過這個方案,開創多一點的參政空間。

  第三個責任,反對派應該明白和掌握一個根本的道理──政治是妥協的藝術。今日,特區政府已經走前了好幾步,也擺出了誠意、方案在檯面,大家只要合作,是可以為香港幹到一番事業的。

  多年來,反對派和泛民主派,他們爭取幾樣事情:第一,他們告訴我們,就算不能即時做到時間表,都要做普選路線圖,這一步我們已經正在走。第二,不要再增加功能議席。我們亦做了這個決定,不再增加傳統的功能議席,現在再增加的是地區的功能議席。第三,他們常常說我們應該鼓勵政黨的發展,今次開創的新的參政空間,完全是為了政黨和獨立的候選人可以多參政而提出的。

  雖然今日不能夠一蹴而就,即時定下普選的時間表和路線圖,不能夠向香港社會全面交代何時走到普選的最終目標。但是我很肯定,只要不同的政黨和議員,大家今次能夠齊心協力,通過○七/○八的方案,我們今後為普選創造更有利的條件,是必然能夠辦到,條件、基礎會更加廣闊。所以,我作最後的呼籲,不同的政黨,包括反對派的議員,在星期三開始的立法會辯論,要通過○七/○八年選舉的方案,把這個局面變成多贏的局面,不要策動一個多輸的局面。多謝大家。



2005年12月18日(星期日)
頁首
WCAG 2.0 AAValid HTML 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