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the beginning of content

border image

新聞公報

border image
政制事務局局長談話內容(只有中文)

  以下為政制事務局局長林瑞麟今日(五月五日)上午出席電台節目後,與傳媒的談話內容(只有中文):

記者:局長,我想問一問,就是剛才你提到因為一些政黨可能忙於選舉等,很難提出人選,副局長方面可能沒有甚麼政黨背景。會否同樣道理,三司十二局的局長、主要官員都可能少有政黨背景?

政制事務局局長:其實我們的政策,自二○○二年有政治委任司長、局長以來,都是可以吸納有政黨背景的人士出任這些主要官員。將來我們訂定的副局長及局長助理的架構,政黨背景的朋友都可以出任的。正如在二○○二年唐英年(現任財政司司長)出任工商科技局局長時,他也是自由黨的,後來調任財政司司長時,才由他自己決定離開自由黨。但在現階段,行政長官籌組司長和局長班子時,最重要的是找一批人士是認同他的政綱,願意根據這個政綱的方向,在未來五年服務香港市民。找到那一批有同一套理念的人士,就會建議委任他們(出任司長和局長)。有政黨背景的人士,行政長官是可以考慮的。

記者:會否因為選舉,未來會有區選、立法會選舉,預計可能政黨人士所佔的都是少數?

政制事務局局長:我們一直都說,因為要廣納人才,有政黨背景的、商界的、專業界的以及學術界的、公務員背景等的人士,都是可以考慮(委任他們)出任司局長,以及將來的副局長和局長助理的。因為在現階段 我們不論是選舉制度,或是政府的行政架構發展,都是逐步開展中,所以在現階段廣而吸納人才,我們相信是比較符合香港整體的利益。如果我們能夠在做了一屆、兩屆後,可以確立到原則,有政黨背景的人士是可以參加行政政府的工作,亦可以利用這一群具有政黨背景人士,讓特區政府和不同黨派建立一個更緊密的工作關係,我們相信對行政政府和立法會的配合是有幫助的。

記者:但會否是你們想是想吸納各方面的人才,包括政黨,但實際環境上在這一、兩年可能政黨的工作都比較忙的時候,你們預計在比例上會否政黨人士始終只佔少數?

政制事務局局長:我們一直的估計在主要官員的班子或是副局長和局長助理的班子中,具政黨背景的人士是可以出任的,但依然會是少數。在這個階段,政黨本身的發展都是比較初期,人數也只是數百至數千不等,他們需要在區議會、立法會投放人才參選,這是很自然的,亦符合香港社會的需求。所以在現階段最重要的是我們開了門路,讓有志從政或是參政的人士,出任議會議員,加入政府做主要官員、副局長、局長助理也可以。開展了這個局面,今後的發展就會比較全面和比較均勻。

記者:有關運輸和房屋局方面,可否談談如何把兩者分開及其相互之間的關係?

政制事務局局長:我們在籌組整個政策局的改動時,是很小心地評估過每一個不同的政策範疇應該如何配合的。我們做房屋的工作,其實它本身已經很歸一,公共房屋政策在過去數十年已經很成熟。運輸與房屋其實是社會民生方面,大家都是很關心的,我們在區議會經常討論。區議員亦經常會代居民提出一些巴士路線及屋邨管理的問題。所以把運輸和房屋放在同一個政策局,我們相信是可以配搭,亦可以回應社會上的問題。我們亦想過,如果把公共房屋留在發展局,這是否可行呢?但因為發展局現時已經要管理地政、規劃和工務工程,這兩個範疇已經是很龐大,如果再加上公共房屋,我們恐怕會令到這個政策局的工作太繁重,一個局長應付不了。所以把運輸和房屋放在一起,我們認為其邏輯性是存在和可以配合得到的。

記者:會否出現公共房屋與私人樓宇的發展不協調的情況?

政制事務局局長:這方面我們不會太擔心,因為我們現在的政策和法例已經很齊備。公共房屋方面,在過去幾十年已經發展得很成熟,現在輪候冊已經短了些,我們在居屋方面也有一個很明確的定位。而私人發展的屋邨,市民亦會有自己的決定,應該何時買樓或租樓。反而對整個香港社會來說,我們需要維持有效率地提供土地供應,使香港可以穩步發展。

記者:有一個說法是,有些政策局,可能是發展局或民政(事務)局,在未來或會比較「重頭」,會否可能由一些具政務官背景的人出任(局長)。你自己會否預計會出現這種情況?你預計「新班子」是否都會以具政務官背景的人為主?

政制事務局局長:大家看到我們現在司長、局長同事的班子,大概有一半是具有政務官背景的,或者有些像周一嶽局長般,都是具有公共服務的背景。另外大約有一半是從事專業或有其他的商業背景,從政府以外加入我們的團隊。我相信新一屆的政府亦會是幾類人士都有。具有多些不同的背景,我們能夠在處理一些重要的問題時集思廣益,會較有好處。(各司局長具)不同的經驗,大家融會一下,有些是有政府背景的同事,有些是從外面不同的範疇加入政府工作,這會比較有用。

記者:如果是以政務官的班底為主,會否令人覺得政府根本很難覓得人選?因為當初董(建華)先生實行問責制是希望多吸納外面的人才,但是第二屆政府又是政務官的班底,第三屆會否有些突破?

政制事務局局長:我想這有待行政長官提名後,中央委任我們的司局級官員,大家便會看得清楚。但是我相信不同背景的同事,都會繼續有的。

記者:有關接手民政事務局的人權和種族歧視方面的問題,會否影響現行有關種族歧視的立法進程?

政制事務局局長:不會,因為我們在民政事務局已經有同事一直在處理有關的立法工作,也會由原班人馬繼續處理。關於在立法會要完成這方面的討論,我們政制事務局的同事當然會在七月一日之後接手管理,但這工作是會得到延續的,坊間亦已討論了好幾年,基本上大家都認同這個方向。現在尚有一些細節,我們要繼續跟進。

記者:最初制定的時候,是否已經是增多一個局,還是在財政考慮之下最終才增加一個局?

政制事務局局長:幾類不同的方案,我們都有考慮。到底是增加一個局還是兩個局,我們是經過幾番考慮,才決定增設一個局便足夠。一方面是要盡量慳儉,今次是投放大約八百萬元新的資源,改組了整個政府總部。我們希望以比較少的投資去達到比較顯著的回報,亦希望我們可以把工作攤分得比較平均的時候,每個政策局基本上管理一至兩個政策範圍。我們相信這是可行的,可以將以往譬如是兩個政策局管理三個範圍的工作,例如衛生、福利和食物安全,工務工程、運輸和環保等,把三個範圍的局面改變過來。現在最多每個政策局只管理兩個範圍的工作,我們認為這是恰當的。



2007年5月5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