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the beginning of content

border image

新闻公报

border image
普选行政长官之日就是香港政制成熟之时

  政制事务局局长林瑞麟今日(四月四日)表示,要使政治体制得以茁壮成长,不但牵涉选举制度,还需要有政治人才和由逐步建立管治传统予以配合。

  他说:「普选行政长官之日,就是香港政制成熟之时,我们將会见证选举制度、政治人才及管治传统发展匯聚成流。」

  他说:「到了那个时候,参选行政长官的候选人,既要爭取市民支持,亦要组成完整的班子及提出施政纲领,在选举前向市民交代,而当选后须要由整个班子共同负责落实竞选政纲。」

  林瑞麟出席由政制事务局和香港基本法推介联席会议(基推会)合办的「基本法实施十周年暨颁佈十七周年研討会」致辞时,发表以上意见。

  目前,在政制发展方面,政府將发表绿皮书;在培养政治人才方面,政府希望加设两层政治委任的副局长及局长助理;至於管治传统的建立,从最近的行政长官选举已可见雏形。

  他说:「虽然特首是由间选產生,但候选人已拿出较全面的竞选宣言,让市民知悉他们所作的承诺。」

  「候选人亦公开在电视上辩论施政理念,令市民更清楚了解他们的政纲。」

  林瑞麟说,过去三十年,在不同的阶段,有人就香港问题提出不同的疑问。例如,在一九七八年,有人问中国的改革开放会否走回头路;在一九八四年,他们问《中英联合声明》是否真的能落实;在一九九七年,他们担心香港会否继续成功;到二○○七年,他们问会否有普选。

  「在这些年来,基本上我们都在面对同一个问题:『香港会否屹立不倒,怎样才能確保香港继续成功?』」

  他说,时间证明了香港是完全有能力继续创造成功的!

  「既然连九七回归这么重大的歷史宪制问题我们都能够处理,普选的问题,只待时机成熟,同样能够自然地解决的。」他说。

  回顾香港回归十年,林瑞麟表示,香港人克服了三个挑战,竖立了三个里程碑。

  第一,《基本法》推动香港的经济转型。在回归前的十三年,政府用了大量的精神和时间去处理顺利过渡的问题。当年,他已经意识到香港就社会、经济、民生等方面的政策都没有足够的准备。

  在一九九七/九八年突如其来的亚洲金融风暴,带来了近六年的经济衰退,幸好在CEPA(更紧密经贸关係的安排)的框架下,香港经济与內地接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及平台,让香港从逆境中逐步恢復过来。

  第二,《基本法》为香港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基本法》使香港得以保留世界贸易组织(世贸)成员的身份。作为一个特別行政区,香港可以在国家加入世贸后,与內地签订自由贸易安排,带动香港的经济復甦及经济转型。

  他说,《基本法》给予我们新的发展空间,並不只限於经济。例如,去年陈冯富珍女士就以一个中国公民和香港专业人士的身份,参选世界衞生组织总干事一职並成功当选。

  第三,《基本法》推动香港政制民主化。过去十年,特区政府按照《基本法》,將香港变得比回归前更民主。「回归前的港督,是由英国委任,香港人无从参与。」林瑞麟说。

  他说:「最近第三任行政长官选举,曾荫权先生获得超过八成选举委员会(选委会)委员的支持,这选举结果与不同大学的民意调查是吻合的,印证了选委会確实是具有广泛代表性,能充分反映香港民意。」

  在立法会方面,直选议席已从第一届的三分之一,增加至第三届的百分之五十。

  林瑞麟表示,在第二届特区政府任期內,政府提出进一步推动香港选举制度民主化的方案,透过將区议会议员加入选委会,以提升二○○七年行政长官选举的民主成分,及让区议会议员互选更多立法会议席,同时亦建议增加直选议席,以加强二○○八年立法会的代表性。

  他强调,虽然二○○七及二○○八年的方案未能获得立法会三分之二多数支持,但特区政府是坚定不移地逐步落实普选的最终目標。

  他说:「自二○○五年十一月成立策略发展委员会(策发会)以来,我们不断討论实质的普选方案,展开有关普选路线图及时间表的探討。」

  「第三届特区政府七月正式成立后,会发表《政制发展绿皮书》,並以此为基础就普选问题作公眾諮询,共同就此问题为香港寻找一套答案。」林瑞麟说。



2007年4月4日(星期三)